根據香港糖尿聯會統計資料指出,「糖尿病」已經成為了香港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。目前本港糖尿病患者約有七十多萬人,即是每十個香港人,就有一個患有糖尿病。而一般糖尿病患多為50~60歲以上,近幾年糖尿病患者卻逐漸年輕化。歸根究柢,其實是過肥(BMI ≥ 24、男性腰圍 ≥ 90cm、女性腰圍 ≥ 80cm)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所引致的。
由於現代飲食精緻化,外食主義盛行,速食快餐、手搖飲料、薯片等高糖、高油、重口味食物天天不離口,長久下來,即使年紀輕輕,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卻早因不良飲食習慣而失衡。除了肥胖,若家族病史曾出現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膽固醇高、三酸甘油酯過高、低密度膽固醇過低、多囊卵巢綜合症等等,又沒有運動的習慣,只要符合前面的其中2項,都是屬於罹患糖尿病的高風險人士。
✎ 糖尿病發生原因
「糖尿病」患者的身體不能正常地將食物中的「葡萄糖」轉換成「能量」。
正常情況下,食物會在胃中消化並轉換成葡萄糖,葡萄糖隨著血管運送到全身細胞,而胰臟分泌的胰島素能夠協助葡萄糖進入細胞,並為細胞提供能量。
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胰臟沒法分泌足夠或正常運作的胰島素,導致葡萄糖無法藉由胰島素的幫助進入細胞,細胞因此得不到足夠的能量而處於「飢餓」狀態,另一方面,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不斷增加,當血糖指數不斷升高,並超過腎臟能負荷的極限時,血液中多餘的葡萄糖便會藉由尿液排出,形成「糖尿」。沒有糖尿病、健康人士的血糖值為正常,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則會過高。
✎ 影響血糖的胰島素
胰島素是胰臟分泌的一種荷爾蒙,可以感應血液中葡萄糖濃度的變化,適時、適量的胰島素分泌,可以協助血糖從血液中進入身體細胞,幫助維持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在正常範圍內。
每當我們攝取食物,血糖就會上升並刺激胰島素分泌來平衡血糖。如果經常暴飲暴食,攝取高醣類、高GI食物,身體就需要經常分泌胰島素,長期下來容易導致平衡血糖的機制變得不敏感,使胰島素分泌過少或不正常,造成肥胖與糖尿病。
✎ 糖尿病症狀:「三多一少」!
「多食、多飲、多尿、體重減輕」是糖尿病的症狀,即使接受治療也無法痊癒,但糖尿病其實是可以控制的,只要持續監控病情,就能與之和平共處。如果沒有妥善控制,便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狀,例如:白內障、性功能障礙、腎臟病、四肢末端壞死等,是殺傷力最強的一種慢性疾病。
✎ 搞定「三消」,緩解糖尿病變!
在中醫的角度,糖尿病在「消渴症」的範圍內,糖尿病的成因是平日攝取過多油膩、多鹽、多糖食物,加上過勞、縱慾和興奮過度,都會使身體燥熱上火、耗損津液,以致內臟功能失調。「消渴症」又可以細分為上、中、下消三部分來看:
多數糖尿病患者都有多飲、多食、多尿症狀,而根據每一項症狀的輕重,可以仔細對應為三種類型,再針對其症狀,透過治療以緩解失調的情況。消渴症的「消」意思為消耗,三消所對應的臟腑各有不同。「上消」的情況多為上焦肺熱,這類人反應多為口乾舌燥、口舌缺乏津液滋潤,以致舌苔薄黃,在中醫的治療上會著重滋陰潤燥、清肺化熱,平時飲食也可以多攝取「白色食物」例如白蘿蔔、百合、雪耳,這類的食材都能幫助潤肺清心、生津止咳;「中消」則為中焦胃熱,即使食了不少食物,身體很快就會感到飢餓,脾胃失調,導致身材瘦削,而在治療上則著重健脾養胃,可以多攝取「黃色食物」例如南瓜、番薯,有助養胃;「下消」是下焦腎虛,尿液顏色混濁,小便次數多,這時候就要補腎、滋陰降火,在飲食上可以多選擇「黑色食物」如黑木耳、提子,益腎也幫助滋陰生津。
✎ 拒搭血糖過山車!外食族也要健康吃
習慣外食的人士為了方便或節省時間,經常隨便選擇食物,匆匆解決一餐,三餐的進食時間也不固定,有時候工作太忙碌,甚至一整天只喝杯咖啡提神,餓了就暴飲暴食。小心!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,都會造成血糖值忽高忽低,是誘發糖尿病的高危因子!
外食人士想追求健康的飲食,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困難,只要每日多花五分鐘時間,參照以下的飲食原則,調整餐盒內的菜色,也能吃得美味又健康喔!
- 纖維質
纖維質可以分為蔬菜與主食。每餐吃1碗煮熟的蔬菜、每日累計至少攝取2碗煮熟的蔬菜,以這樣的健康吃法,有助減緩餐後血糖急速上升的情況。而主食部分,則可以選擇纖維量高、低GI的糙米、五穀米來代替白米。
- 水果
飯後2小時進食水果,一天約為2-4份,而每一餐所攝取的份量約為一名成年女性的拳頭大小。在選擇水果類別時,也要避免菠蘿、西瓜等高GI水果,如果飲果汁,以榨一杯果汁為例,使用的水果量也要控制在半碗以內,才可以避免身體攝取過多的糖分。
- 甜食及澱粉類
少吃蛋糕、班戟等甜食,如果想吃這類甜食,建議在早上吃。而攝取後亦要減少當日主食的份量,並在下一餐多吃蔬菜幫助身體代謝,飯類則可以以糙米及五穀米來取代白米,並將攝取份量減半。
除了參考上述三類飲食建議調整飲食份量,也需要留意進食的方式,定時定量、少量多餐,不要等到餓了才進食,以免血糖過低。在進食時也避免一次吃太快、一次吃太多,不僅容易造成腸胃負擔,血糖也會因為身體一次攝取太多食物而迅速上升。在飯後也可以散步30分鐘、輕度運動,來幫助穩定血糖。
✎ 選對食物,糖尿病患也能大飽口福
糖尿病患者,雖然能靠藥物或胰島素控制病情,但不代表可以在飲食上毫不忌口。正確控制飲食仍是穩定血糖的有效方法。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不代表什麼都不准吃,而是應讓自己重新認識所吃的食物,選擇有益的營養,才能兼顧營養與美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