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份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就好比「空氣」、「陽光」一樣,是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!尤其我們身體百分之70都是由水份組成,營養得要透過水份當載體,才能順利進入細胞;除此之外,清除體內的毒素、廢物,亦都要透過水份的運化,才能有完整的代謝循環。
這樣比喻好了,水的角色就像人體的「清道夫」一樣,會參與身體的新陳代謝作用,透過循環將體內的老廢物質排掉。身體的衰老、健康衰退都是從細胞到器官漸漸累積毒素開始,最後才會表現在「外貌」。因此,若水飲得不夠,身體的代謝就會受阻,廢物毒素長期累積在體內,就會導致便秘、痰濕、慢性病、精神不濟、頭昏腦脹的情況。連帶也會表現在外貌,開始長痘、皮膚枯黃粗糙、皺紋橫生,外貌衰老的危機也逐漸展現!
飲水是最基本、最簡單的排毒方式
因此,別再小看「水」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了!許多人(尤其是上班族)最容易以「沒時間」為藉口,或是一忙就忘了飲水,直到身體發出「我渴了!」的警訊,才悻悻然地舉起水杯。
● 早上5點~7點
利用這時「大腸經」值班的時間,空肚先飲一杯水,有利腸胃蠕動,將累積一夜的毒素、廢物通通排出體外。
● 早上9點
到公司、學校第一件事別再是「沖杯咖啡」、「插飲管」了!先飲一杯暖水,有助於平穩匆忙的心情、提高工作及學習效率,同時記得將水杯裝好水,放在桌子前,提醒自己隨時都要補充水分。
● 中午飯後半小時(約下午2點)
飯後半小時補充一杯水,有助於胃消化食物,同時能加速血液循環,對於「排毒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!但記住,營養師提醒各位:「飯後不建議立刻飲水,因為會沖淡胃液,使蛋白酶的活性減低,反而會影響到消化作用。」
● 下午3點~5點
這時是「膀胱經」當班,亦是新陳代謝最快的時候,多飲1~2杯水,等於是幫身體下場大雨,能促進體內的大循環,利用「排尿」就能將累積於體內的廢物毒素排出!此時不僅是排毒、減肥最佳時機,也是你和肚腩肥油說bye bye的好時機,千萬要好好把握。
● 晚餐前半小時(約晚上7點)
晚餐不要吃太飽,所以建議在晚餐前飲1杯水,會產生飽足感、能降低食慾,且也有利於溶解晚餐攝取的「鹽分」,畢竟晚餐離睡眠時間比較近,過多的鹽分若來不及消化吸收,易造成水腫,也會造成身體的負擔。
● 睡前飲一「小」杯水
晚餐後新陳代謝較慢,不建議飲水,易造成腎臟負擔及水腫,且也可能因為「夜尿」而影響睡眠品質。但因為睡眠時間長,這段期間身體會缺水,使血流較慢、血較濃稠,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,所以建議在睡前補充一小杯水,約50~80ml即可。
根據研究報導顯示,養成一早飲一杯水的習慣,可以降低心、腦血管的發病機率,有益健康。營養師亦補充:「身體經過了一整夜的休息,累積了不少毒素在體內。除了透過早晨的第一泡尿,一天開始所飲的第一杯水亦相當重要,能有助於將沉積在體內整夜的廢物及毒素排出,達到活化血液循環。」早上飲水,要把握以下原則:
✓ 最佳飲水時機:早上5到7點,正是大腸經值班的時間。此時空腹飲一杯水,有助於排便,幫助身體排毒。
✓ 最佳水溫:溫度接近室溫的純水最好,可以減少對腸胃的刺激。過冷或過熱的水都會刺激腸胃,引起不適。
✓ 喝多少水:300~500ml最剛好,小口小口飲水,有利於腸胃的吸收。
✓ 慢慢飲:一口氣飲得太快,反而會對身體非常不利,甚至會有引起血壓降低和腦水腫的可能,或導致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。
記住!飲料、茶、咖啡,取代不了最天然的「水」
每人一日所需飲水量為「體重 X 30ml」 ( EX:50kg者,每日建議飲水量50 x 30 = 1500ml),飲用時必須是「沒有添加物」的純水。像湯品、含糖飲料、檸檬水等等這些都不算,因為只要水中加入了一點點雜質,身體就必須再耗費時間及能量去處理及消化,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進行代謝工作,也就不具排毒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