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:「十女九帶」,可見白帶問題是很多女性的困擾。一般來說,陰道本身就會產生透明、稍具黏性的分泌物,這些分泌物可以幫助潤滑陰道,防止乾燥。但如果白帶的分泌量變多、發出異味、陰部有痕癢灼熱、疼痛感,且白帶變濃稠、有渣,甚至呈現黃綠色時,小心!這已經是病理現象的分泌物(白帶)。
惱人的白帶問題不僅會發生在潮濕悶熱的夏天,有些女性在冬天也會有白帶困擾,甚至不分季節,反覆發作,到婦科求診多次,還是無法根治。除了游泳或潮濕引發感染之外,其他像是穿著太過緊繃的褲子、長期使用衛生護墊,或者受外在壓力影響等,都有可能造成「病理性白帶」。
分泌物的量、顏色以及味道,都是判別有無異常,甚至是自己體質的重要「證據」。中醫將病理性白帶稱為「帶下病」,而帶下問題又可分為「脾虛痰濕型」、「肝氣鬱結型」,以及「腎陰虧虛型」。針對不同體質給予不同調理方法,對症下藥改善反覆發作的白帶問題,還給私密處乾爽舒適。
這類型的女性,可能由於平常嗜吃甜食、凍飲,或其他生冷食物,如生魚片、瓜果類等,造成體內濕氣累積,使幫助體內水分代謝的「脾經」無法正常運行,而形成痰濕體質。表現在婦科上,就會產生大量的分泌物,雖然不到痕癢或產生異味的程度,但私密處總是濕濕黏黏不清爽。
中醫師建議這類型的女性要先從飲食及生活習慣下手調整,戒掉凍飲,改成多飲暖水(每天喝足「體重數字(單位kg) X 30的ml數量」),也可在下午3點~5點身體運行「膀胱經」的時間,讓後背曬曬太陽,「膀胱經」是人體的抽濕大戶,與「脾經」一起發揮作用能達到「健脾利濕」功效。
這種情況常見於熬夜加班的辦公室OL、照顧家庭壓力大的家庭主婦。因壓力大、情緒起伏大,常用吃來紓解情緒,久坐少動活動量變少,使得身體無法好好行氣活血,就會出現「肝氣鬱結」的現象。而「肝鬱也會傷脾」,一但肝失去疏泄作用開始鬱結,影響到「脾」的運行,生成痰濕後,便會引起胸悶、脹氣、失眠、分泌物等問題一一浮現。
這類型的女性,中醫首重「疏肝解鬱」,除了避免寒涼食物及燒烤炸辣等厚重油膩食物,保持平穩心情,避免情緒過度起伏,同時也要把握晚上11點~3點身體「肝膽經」運行的黃金時間進入深層睡眠,幫助養肝。
女性進入更年期後,由於卵巢的功能衰退,雌激素開始減少分泌至消失,引起體內賀爾蒙失調。賀爾蒙失調在中醫看來屬於「腎虛」的範疇,也因此時體內陰液、津液逐漸耗損,故大部分的更年期女性會出現如五心煩熱、口乾、失眠等「腎陰虛」的現象。陰虛會生內熱,故中醫強調以「滋陰降火」為首要調理方法,平時可多吃養陰食物,如木耳、海參、海蜇皮、蘋果、車厘子等,並且可透過酸棗仁、遠志等藥材幫助安神,提高睡眠品質,避免睡眠不足又產生虛火,形成惡性循環。
老祖宗的智慧可是不容小覷!建議女生可在洗完澡搽身體乳液保養時,順便按摩以下這幾處穴位,簡單幾分鐘就能朝清爽的陽光女神目標邁進囉!
很多女性以為私密處會反覆感染、產生白帶一定是因為不夠乾淨,因而常常清洗。但其實陰道內有自成的酸鹼值平衡,如果常灌洗內陰部,反而會破壞固有酸鹼平衡,容易引發感染。
女性為了追求時尚,常穿一些貼腿、緊身的長褲,若又遇上悶熱潮濕的夏天,密不通風,私密處就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!建議女生盡量選擇寬鬆、透氣的下半身衣物,以免贏了面子,失了裡子。
有些女生怕分泌物弄髒內褲,或覺得私密處濕黏不舒服,選擇使用衛生護墊來解決問題。但衛生護墊其實會讓私密處無法透氣,如果怕弄髒內褲,建議月經前後使用即可。
棉質內褲是較為透氣、吸汗的材質,不會讓私密處整天處於無法透氣的窘境。並且建議穿著淺色系的內褲,上廁所時較容易觀察分泌物顏色的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