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月親戚報到的前幾天,就像是被烏雲蓋頂般諸事不順,一下子頭痛、水腫、冒痘痘…,生理期種種不適讓人難以忍受;又或者情緒暴躁、低潮失落…,起伏多變的脾氣讓人難以捉摸,實在是身心俱疲啊~想要擺脫「經前症候群」困擾,就要從生活和飲食習慣做起,擊退經前的壞脾氣和糟糕狀態,輕輕鬆鬆迎接生理期!別忘了,女人一定要善待「親戚」,只要月經順了,人自然漂亮,對於想要懷上寶寶的媽咪來說,也是成功的一大捷徑!
「經前症候群」是指月經週期前反覆出現的情緒和生理不適的現象:
生理 |
頭痛、腹痛、乳房脹痛、腰痠背痛、水腫、體重增加、食慾變化(嗜吃甜食) |
心理 |
憂鬱、焦慮、沮喪、易哭、易怒、驚恐、緊張、注意力下降 |
這類變化主要成因與體內荷爾蒙變化有關,通常是在月經前5-7天出現,這時黃體素在體內處於相對高峰,而經前症候群在月經過後又會慢慢恢復正常,據統計,高達6~7成女性有此輕重不等的症狀。
經前症候群以大方向來說,中醫治療主要注重情緒層面─「疏肝」、代謝消化系統─「健脾」以及強化賀爾蒙系統的「固腎」來調養。
經前喝中藥茶飲,調理更加分
月經就像為身體進行一場「大掃除」,為了將體內的毒素、廢物排出體外,月經來潮之前,就必須提前做好「泄」的準備工作,透過完整的「泄」,讓月經期間身體能夠回歸到乾淨的狀態,如此月經後續的「補」才能到位,形成每個月代謝排毒的良好循環。要使身體泄得乾淨,關鍵在於「足夠的氣血」,建議在經期前5-7天,適量飲用幫助活血化瘀的益母草茶飲,加上補血的丹參,做好活血化瘀、補血的準備,與具有「疏肝解鬱」的台灣澤蘭、薄荷、「健脾益胃」的白朮、茯苓以及「入腎補腎」等藥材一起,作為經前調理的保健茶飲,緩解經前不適。但若本身有婦科疾病者,建議詢問醫生再飲用。
泡澡:泡澡有助放鬆全身肌肉、提升睡眠品質,也可在水中加入海鹽或精油輔助。
泡腳:睡前泡腳10分鐘,能促進血液循環,消除肌肉緊繃。
運動:每週3次,每次30分鐘,使心跳增加到每分鐘130次以上的有氧運動為佳,如競步、單車、游泳、慢跑等。
女生從初經開始,約有40年時間與「親戚」作伴,經前症候群較輕微的症狀可以藉由生活和飲食習慣改善,但若不舒服持續加重或是頻率增加,已影響到生活品質,必須要請專業醫生評估狀況。從現在起,與每個月的好朋友和平相處,遠離「經前症候群」烏雲,提升心情和生理的陽光指數,讓你月月都美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