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奇怪!為什麼經常想,但卻尿不出來?」、「排尿有騰疼感,還出現血尿…」相信這是不少女性朋友常遇到的問題,當發生這些情況,十之八九代表已經患上尿道炎了。看看西醫與中醫怎麼調理吧!
有著「人體下水道」之稱的膀胱和尿道,透過排尿能排瀉體內的病菌、毒素,若是習慣性忍尿、或者喝水量不足,天氣熱的夏天就容易孳生細菌,引發尿道炎。
每個人都有機會患上尿道炎,但因生理構造不同,「女性患病幾率比男性高出八倍!」營養師進一步解釋,女性尿道(長約四厘米)相較男性尿道(長約十五厘米)短,而尿液中通常含有細菌,若是忍尿太久,尿液便會在膀胱中滋生大腸桿菌,侵犯膀胱黏膜和血管,造成尿道炎。若是沒有進一步控制改善,一旦細菌順著輸尿管由膀胱往上延伸到腎臟,就可能導致腎臟發炎,引起腰部痠痛,或造成全身性發燒等併發症!
深受尿道炎所苦的女性朋友,總是想問,為什麼尿道炎一直復發?其實最大的影響來自「生活習慣」。不好的衛生習慣或作息,會造成身體抵抗力變弱,使泌尿道伺機性感染,而其中,孕婦、月經前中後更容易罹患尿道炎。
想要預防尿道炎,最好的辦法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才能有效將細菌拒於千里,做好預防第一步。
1. 避免忍尿:憋尿會使得膀胱脹大,使血液不易進入,在缺血的情形下,對於細菌的抵抗力就會變低引起發炎,別忘了尿液是細菌最好的培養皿!建議每隔2~3小時就要小便一次,切勿忍尿。
2. 多喝水:若是喝水量過少,會增加尿液中的含菌量,因此建議多喝水,以稀釋發炎物質的濃度。排尿也能幫助排除膀胱裡90%以上的細菌,幫助腎臟充分排出廢物和毒素。
3.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:如廁後擦拭謹記「由前往後擦」。由於女性尿道口靠近陰道口、肛門前,若未能做好陰部清潔,在濕熱的天氣下,就容易滋生細菌,使尿道反覆發炎。
4. 不穿緊身褲:緊身褲容易造成陰部悶熱,引起陰部滋生細菌,誘發尿道炎。建議在易感染時期,如:懷孕、月經前中後,可多穿裙裝,維持陰部通風,避免尿道發炎。
5. 避免過度勞累:常熬夜、壓力大,都會使免疫力變差,併發尿道炎。建議培養晚上11時前進入深層睡眠的習慣,充足的睡眠,有助於提升免疫力。
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營養師也建議透過「飲食」調整免疫力,提升身體的抗菌能力,降低尿道感染機會。
中醫認為,尿道反覆發炎,是因為體內「濕熱」未能排除導致而成。尿道炎屬於「淋證」,主要是因為體內濕熱引起,濕熱多因為吃太多厚膩、甜食、生冷、油炸食物而來,體內濕熱積聚,下注膀胱,就會引發頻尿、尿道炎的情況。中醫治療上首重「清熱利濕」,透過藥膳與茶飲,幫助排除體內濕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