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常因為M期不準時而感到困擾嗎?或是常在月經期間經痛痛到下不了床、伴腰部痠痛、胸悶、肚悶難耐嗎?坐也不是,躺也不行的心情,相信是很多女人的「痛」!所謂「萬丈高樓平地起」,想要有紅潤氣色、窈窕身材、迎來好孕,通通都要以「經期準時」為前提。月經期間一定要好好留心觀察自己經血排出的狀況,從今天開始Step by step,讓你「月」來「月」順,愈來愈美麗!
女生在來M期間會處於相對虛弱的狀態,在這段時間若容易感到肚悶不適,建議可以飲含薑味的雞湯,幫助身體活絡氣血,很快會讓身體溫暖起來。畢竟女生在月經期間特別虛弱,所以一定要適當幫自己補充體力、提升陽氣,才不會耗損太多元氣。月經期間亦是下一顆卵子形成初期,當子宮處於溫暖、經血流暢狀態,才有利初生的卵子生長。
月經期間若是經血量少、血不能順暢排出,原因可能有兩種:氣鬱在腹部下不來,好像被悶住的感覺;另一種則是子宮內膜不夠厚,經血原料不夠,血量少不易排出。如果是上廁所時用紙巾擦拭才有經血,或是因為小便、大便而增加腹部壓力,子宮收縮才排出經血,就表示子宮收縮功能不好,必須要針對子宮收縮作調理。中藥材會選擇活血藥材,讓經血可以順利排出。
如果你發現月經常會「拖拖拉拉」,明明應該結束了,卻仍是一滴一滴流不停,也要特別留心,這可能代表子宮收縮力量不足,或是子宮有傷口。建議在看醫生前,先養成「觀察」習慣,觀察自己滴滴流出的血液是甚麼顏色,再和中醫師說明,有利中醫師為你做進一步詳細診斷。
每次去看中醫,想必都會被中醫師問到一個問題:「月經血量正常嗎?」你是不是亦會有疑問「到底怎麼樣算正常?」一般而言,一次月經大約60-80ml,但這樣的標準讓很多女生難以想像,「難道每一次換衛生巾都需要特別擰出,放進量杯測量嗎?」當然不用這麼誇張。中醫師教你「簡易判斷法」,一起學起來,為「M期」多多留心。
對女生來說,月經期間就是身體「大掃除」的時候,能將體內的毒素、廢物、痰濕通通排出體外。若你無法在這段期間把痰濕、脹氣完全代謝出去,你就要回頭檢視平時在月經來之前,有沒有做好「通暢」的準備工作?
要將體內「疏通」乾淨、完整,就要有「足夠的氣血」。可以在經期前飲用幫助活血化瘀的雞湯,加入補血藥材丹參、再加入具有「疏肝作用」的薄荷,都有助緩解經前症候群引致不適。事先將活血化瘀、補血的功課都準備好了,氣血足夠,身體就有能力推動代謝。
月經排血期間,中醫著重在「通暢」,這段期間主要任務是讓子宮內應該排出的經血完全排乾淨。透過這每個月一次的新陳代謝,將體內的毒素、廢物順利排出體外。若覺得月經期間排出經血並不順暢,這段期間可以透過飲食改善氣血,幫助代謝:
但要特別注意,一定要選擇「冷壓芝麻油」。經過高溫烹調的芝麻油會燥熱,熱量也高,反而不易造成子宮收縮,影響月經下泄,同時也會失去修復黏膜的效果;而若是有發燒、發炎的症狀,吃炒過的芝麻油也會影響順利排血的狀況,加上醫生開的藥多半是「泄」的藥,若同時吃了炒麻油,就會像保鮮紙把細菌包覆起來,細菌就會藏在身體裡面作怪。
只要妳願意在月經後多花一點心思,持之以恆的「觀察自己月經情況」、並透過飲食好好調理,就能將M痛、腹悶、肚脹、經期不規律這些惱人的煩惱通通拒於門外,慢慢讓經期步上正常軌道。從現在開始,每天努力一點,就是為妳的美麗多存入一點本錢。